净零排放是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 (GHG) 净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已尽可能削减至零,并且任何残留排放量将永久从大气中清除。
平衡两边的量以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极具挑战性,因为这需要清除所有残余排放,特别是农业、钢铁、水泥和化工生产等难以减排的行业的残余排放。对于某些碳去除技术的有效性存在一些猜测,但无论如何,为了达到平衡而去除的数量必须是永久性的。永久性意味着它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返回到大气中,例如,通过破坏森林或不当的碳捕获和储存。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概念首先由《巴黎协定》(ibm.com 外部链接)普及,这是 2015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21) 上谈判达成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巴黎协定》的目标是让全世界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为了避免气候变化的最严重影响,全球气温上升需要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1.5°C (2.7°F) 的范围内。1 如今,地球温度已比 19 世纪末高出 1.1°C (2°F)。与此同时,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021 年排放差距报告(ibm.com 外部链接),全球排放量持续上升,到本世纪末,地球温度预计将上升 2.7°C (4.7°F)。
国际科学共识是,为了防止全球变暖突破 1.5°C 的阈值,近期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必须在 2030 年之前减少 45-50%,到 2050 年至少减少 90%。2
在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之前,地球温度将继续上升,带来日益可怕的后果。在一份特别报告(ibm.com 外部链接)(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ibm.com 外部链接)提供)中,世界领先的气候科学家们强调了气温升高 1.5°C 所带来的影响的严重性,如果全球气温上升达到 2°C (3.6°F),情况会变得多么糟糕。IPCC 特别报告中强调的一些影响包括热浪、物种丧失和海平面上升。
各种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发起了自愿倡议、网络或承诺平台,公共和私营部门组织可以利用这些倡议、网络或承诺平台来帮助公开验证他们的雄心壮志并衡量目标绩效。
以下是其中一些平台的概述:
奔向零碳
建筑层面的目标
SBTi 净零排放计划
科学碳目标倡议 (SBTi)(ibm.com 外部链接)不仅仅是一个净零排放承诺平台。它提供收费服务,帮助组织设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根据 SBTi 的标准验证目标。2021 年,SBTI(ibm.com 外部链接)推出了净零排放标准,并声称该标准是“世界上第一个符合气候科学的企业净零排放目标设定框架”。
为了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各组织需要衡量自己的碳排放情况,发现减排机遇,制定计划,采取行动,衡量并报告里程碑。
有关实现减排目标的方法的更多信息,请参见脱碳。
虽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已获得相当大的动力,但这一概念并非没有挑战。在对不同国家和企业的气候承诺的评估中,2022 年净零盘点报告(ibm.com 外部链接)指出:“国家层面的净零排放目标几乎全面覆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国家行为体设定的目标的数量之少和稳健性之差令人震惊,随着联合国、国家和非政府组织主导的问责举措的加强,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审查。”
虽然许多组织都做出了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承诺,但其中许多组织只是承诺了自己的意图,几乎没有落实如何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这种情况也引发了对“漂绿”的审视。漂绿是指一个组织对自己的气候行动进行不准确或不完整的宣传,夸大自己在环保实践和绩效结果方面的努力。
各组织用来跟踪他们的排放量和支持其减排主张的一种方法是温室气体核算。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和报告标准》(ibm.com 外部链接)规定了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方法,帮助组织创建温室气体清单。该清单是使用标准化方法计算的排放源和相关排放量的列表,主要基于使用平均排放系数将不同类型的能源和燃料使用量转换为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
阅读本电子书,了解关于管理环境绩效数据的更多信息。
尽管净零排放并非没有问题和挑战,包括上述问题和挑战,但该运动无疑刺激了以前不存在的气候行动。
世界各地的组织和司法管辖区的集体气候行动催生了气候政策、基准测试和排放透明度。一些投资者将净零排放计划纳入他们的组织绩效评估中。反过来,各组织也公开承诺努力实现这些成果。
IBM Envizi ESG Suite 消除了 ESG 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的挑战和复杂性,因此,可以利用数据的力量在提高可持续发展绩效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当应用程序仅消耗执行操作所需的资源时,就可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和相关的碳排放。
借助集成资产和可靠性管理平台 IBM Maximo,可以在整个资产生命周期中采用合适的方式监控、管理和维护运营,从而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¹ “Global Warming of 1.5°C. An IPCC Special Report on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of 1.5°C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and related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pathways, in the context of strengthening the global response to the threat of climate change,” (link resides outside ibm.com) Masson-Delmotte, V., P. Zhai, H.-O. Pörtner, D. Roberts, J. Skea, P.R. Shukla, A. Pirani, W. Moufouma-Okia, C. Péan, R. Pidcock, S. Connors, J.B.R. Matthews, Y. Chen, X. Zhou, M.I. Gomis, E. Lonnoy, T. Maycock, M. Tignor, and T. Waterfield (eds.), IPCC, 2018.
2 “UNEP Emissions Gap Report 2021,” (link resides outside ibm.com) UNEP, UNEP Copenhagen Climate Centre (UNEP-CCC),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Oct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