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S 数据库中的信息支持该系统的各种功能,帮助实现以下能力:
资源和劳动力管理:跟踪空闲的员工和设备认证情况。 分配特定任务并建立班组。 组织轮班和管理工资费率。
资产登记:存储、访问和共享资产信息,如:
工单管理:工单管理通常被视为 CMMS 的主要功能,它包括以下信息:
工单管理还包括以下功能:
预防性维护:根据时间、使用情况或触发的事件自动发起工单。 采用预防性的维护,组织和关联多个订单中的资产。 排列预防性工单的顺序并安排工单。
材料和库存管理:在各个存储区域、配送中心和设施中盘点、分发和回收维护和维修运营 (MRO) 设备与材料。 管理供应商、跟踪库存成本并自动重新供应。
报告、分析和审计:跨维护类别生成报告,如资产可用性、材料使用情况、人工和材料成本、供应商评估等等。 通过分析信息了解资产可用性、性能趋势、MRO 库存优化和其他信息,以支持业务决策,同时收集并整理信息以进行审计。¹
在 CMMS 出现之前,人们根本无法实现集中的动态可视性和自动化管理,这是因为维护信息先是被"掩埋"在纸质文件中,后来又分散在多个电子表格中。
CMMS 的最早版本出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通常由大型企业采用。 技术人员使用打孔卡和 IBM 大型机来告知电脑记录和跟踪维护任务。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打孔卡被技术人员在轮班结束时输入 CMMS 系统的清单所取代。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随着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越来越经济实惠、分布也更为广泛且更加互联互通,CMMS 在中小型企业中也日渐流行起来。 在 20 世纪 90 年代,CMMS 开始在局域网 (LAN) 中共享信息。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内部网和基于 Web 的连接相继出现,它们将 CMMS 的功能扩展至一系列移动设备、现场应用和运行场所。
最新一代的 CMMS 则是基于云而且高度移动化的系统。 它提供了更大的功能,实施速度更快,维护起来更容易,且加强了数据安全性。²
术语 CMMS 经常与 EAM(企业资产管理)相混淆或互换使用。 这两者具有非常相似的功能和目标,但本质上是不同的。 要辨别 CMMS 和 EAM 的主要区别,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CMMS 的历史以及 CMMS、EAM 和 APM 之间的关系。
随着 CMMS 不断发展,它为 EAM 建立了基础。 本质上来说,EAM 包含 CMMS 的功能³ ,并且两者的功能可能相互重叠。 EAM 为 CMMS 带来了以下功能:跨越不同站点、促进部门间的协作以及更深入地集成企业资源规划(ERP)之类的其他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增强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⁴
这些功能为 EAM 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广泛的业务环境,考虑到了整个资产生命周期及其对财务分析、采购、流程管理、风险与合规、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自动执行工单和工作流程、调度员工、管理材料以及提供这些任务的相关报告和审计,CMMS 解决方案往往会关注固定资产的可用性和正常运行时间。
CMMS 与 EAM 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维修经理更轻松、更高效地满足主要的目标:可靠的正常运行时间。
资产和物理设备的持续运行时间越长,它们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大。 IBM 博主 Sarah Dudley 在她的帖子"CMMS 优势的完整指南"中指出,"设备在无需大修的情况下运行的时间越长,我们在长期运行中节省的钱也就越多。"
可靠地交付正常运行时间意味着企业可以接受并履行订单,满足客户需求,塑造客户体验,并自信地做出一系列与资产相关的决策。 IBM 报告称,对资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75% 的人提及系统可靠性是他们投资 EAM 的主要原因。
CMMS 的优势 包括:
资产可视性: CMMS 数据库中的集中信息使维护管理人员和团队能够在购买资产、执行维护时,近乎即时地调用故障频率、所用部件、能效评级等信息。
工作流程可视性: 仪表板和可视化效果可以根据技术人员和其他角色来调整,从而能够几乎实时地评估状态和进度。 维护团队可以快速发现资产所在位置及其需求,以及谁应该在何时进行处理。
自动化: 自动执行手动任务(如订购部件、补充 MRO 库存、安排轮班、编译审计信息和其他管理职责)有助于节省时间,减少错误,提高生产力并使团队专注于维护工作,而不是管理任务。
简化的流程: 所有参与方均可查看和跟踪工单。 可以在移动设备之间共享详细信息,以便与运营中心协调现场工作。 可以优先考虑和优化材料和资源的分配及利用。
管理现场工作人员: 管理内部和外部现场工作人员既十分复杂又成本高昂。 借助 CMMS 和 EAM 的功能,可以统一并经济有效地部署内部团队与外部伙伴关系。 最新的 EAM 解决方案在互联互通、移动性、增强现实和区块链方面取得了进步,实现了现场运营转型。
预防性维护: 借助 CMMS 数据,能够使维护操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因此可以制定先进的 资产维护策略 。 透过源于日常活动以及传感器、计量表和其他物联网仪表装置的数据,可以深入洞察流程和资产,赶在资产发生故障或性能不佳之前告知预防措施并触发警报。
一致性和知识转移: 介绍维护过程的文档、维修手册和相关介质可以存储在 CMMS 中,并与对应的资产相关联。 通过捕获和维护这方面的知识,创造了一致的过程和工艺。 它还保留了要传授给新技术人员的知识,而不是让这方面的知识随着员工的离开而远去。
合规管理: 合规性审计会对整个维护运营和资产密集型业务造成破坏性影响。 利用 CMMS 数据,可根据审计要求生成响应和定制报告,从而大幅简化审计工作。
健康、安全与环境: 为了与合规性管理保持一致,CMMS 和 EAM 针对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提供集中的报告。 目标是降低风险,维护安全的运营环境。 CMMS 和 EAM 可以展开调查,分析重复发生的事件或缺陷,实现事件和纠正措施可跟踪性,以及流程变更管理。
若想选择和实施有效的 CMMS,就需要考虑功能和技术因素。 提供者和采用者可以在此环境中互换使用术语 CMMS 和 EAM ,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们的功能相互重叠。
根据 IT 分析机构 IDC 的报告,主要的功能考虑因素之一是处理不断增加数据量:"随着可供资产经理使用的数据源的数量继续增长(来源包括传感器、空间数据、视觉数据等),快速管理、合并和分析这些数据池将成为下一个五年中 EAM 专业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
IDC 还指出,利用资产管理功能来分配人员和开发资源可能非常关键:"人员配备、培训和培养职能的资源往往不足。 这种资源不足会削弱员工的积极性,并在员工中产生适得其反的文化。"
最后,IDC 指出,CMMS 和 EAM 功能的现代化十分重要,"一些企业还没有为关键的 EAM 功能抛弃遗留系统和电子表格,例如维修订单管理、工作调度和更换/维修决策。"
CMMS 和 EAM 解决方案以多种方式应对功能方面的挑战,而关键技术方法之一就是将云端托管的 CMMS 和 EAM 解决方案以软件即服务(SaaS)形式进行部署。
据 IBM 表示,"在选择资产管理软件时,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软件即服务(SaaS)— 一种基于云的交付模型,其中软件由供应商集中托管并按需提供。"
SaaS 作为一种技术方法,解决了一些主要的功能因素:
1. CMMS 的角色 (PDF, 151 KB) (链接位于 ibm.com 外部)
3. CMMS 与 EAM 之间的实际差异(链接位于 ibm.com 外部)
4. MRO 库存合理化与优化 (链接位于 ibm.com 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