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集成了公有云服务、私有云服务和本地基础架构,并在这三者之间提供了编排、管理和应用程序可移植性。 这将打造一个灵活的统一分布式计算环境,企业可以在这个环境中利用最合适的计算模型来运行和扩展其传统工作负载或云原生工作负载。
混合多云是一种混合云,其中包括来自多个云服务提供商的公有云服务。
支持企业执行以下操作:
与公有云或私有云相比,混合云和混合多云可帮助企业更加有效且经济高效地实现其技术和业务目标。 事实上,最近的一项调研显示, 企业从混合云中获得的价值达到从单云、单供应商方法中所获价值的 2.5 倍之多。
传统混合云架构
最初,混合云架构的运作机制是将企业本地数据中心的各个部分转换为私有云基础架构,然后将该基础架构连接到公有云供应商远程托管的公有云环境(例如 AWS、Google Cloud Service、IBM Cloud、Microsoft Azure)。 这是通过预先打包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如 Red Hat OpenStack(链接位于 IBM 外部))来完成的,或者通过复杂的企业中间件将环境中的云资源相集成,并采用统一管理工具从中央控制台或“单一界面”对这些资源进行监控、分配和管理来完成的。
结果形成了适用于多个用例的统一 IT 基础架构:
现代混合云架构
当今,混合云架构更多关注于支持所有云环境间的工作负载可移植性,以及将这些工作负载自动部署到最佳云环境以实现特定业务目的,而较少关注于物理连接。
这一转变蕴含了几个趋势。
在数字化转型的下一个关键步骤中,企业将构建新的应用程序并实现传统应用程序的现代化,以便利用云原生技术 - 此类技术支持跨云环境和跨云供应商的一致和可靠的开发、部署、管理和执行。
具体而言,它们将构建或转换应用程序以使用微服务架构,该架构针对各个具体的业务功能将应用程序分解为规模较小、松散耦合且可复用的组件。 它们将应用程序部署在容器中 - 该容器是仅包含应用程序代码以及运行该代码所需的虚拟操作操作依赖项的轻量级可执行单元。
在更高级别,公有云和私有云不再是用于连接的物理“位置”。 例如,许多云供应商现在提供了在客户本地数据中心内运行的公有云服务;私有云曾经完全在本地运行,现在经常托管在非本地数据中心、虚拟专用网络 (VPN) 或虚拟私有云 (VPC),或从第三方提供商(有时是公有云提供商)租用的专用基础架构上。
更重要的是,基础架构虚拟化(也称为基础架构即代码)允许开发人员使用位于防火墙后或防火墙之外的任何计算资源或云资源按需创建这些环境。 这更加凸显了边缘计算的重要性,边缘计算通过将工作负载和数据移动至离实际计算更近的位置,更有可能改进全局应用程序性能。
由于这些原因及其他因素,现代混合云基础架构开始围绕一个统一的混合多云平台进行整合,其中包括:
云原生开发支持开发人员将整体式应用程序转换为以业务为中心的功能单元,这些功能单元可以在任意位置运行并可在各种应用程序中复用。 标准操作系统允许开发人员将任何硬件依赖项构建到任何容器中。 Kubernetes 编排和自动化跨多个云环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针对容器配置和部署的一劳永逸型精细控制 - 包括安全性、负载均衡和可扩展性。
统一混合云策略仍处于“早期采纳”阶段;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13% 的企业报告称他们正在积极使用多云管理平台。 但这些企业已经获得了巨大收益,其中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