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上的資料組織
雲端資料庫是透過雲端平台建置與存取的資料庫服務。它的功能大多與傳統資料庫相同,不過卻多了雲端運算的彈性。使用者在雲端基礎架構上安裝軟體以實作資料庫。
主要特性:
- 透過雲端平台建置與存取資料庫服務
- 讓企業使用者能夠在不用購買專用硬體的情況下管理資料庫
- 可由使用者管理或以服務形式提供並由提供者管理
- 可支援 SQL(包括 MySQL)或 NoSQL 資料庫
- 透過 Web 介面或供應商提供的 API 來存取
為何採用雲端資料庫

存取容易
使用者透過供應商的 API 或 Web 介面就能從幾乎任何地方存取雲端資料庫。

可擴充性
雲端資料庫可擴充儲存容量或執行時期,以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組織只要用多少付多少即可。

災難回復
萬一發生天災、設備故障或斷電的狀況,資料可透過遠端伺服器上的備份保持安全。
雲端資料庫的考量
控制選項
使用者可以選擇受管理的虛擬機器映像檔,像傳統資料庫或提供者的資料庫即服務 (DBaaS)。
資料庫技術
SQL 資料庫雖然難以擴充但是卻非常普遍。NoSQL 資料庫雖然比較容易擴充,但卻不適用於某些應用程式。
安全性
大部分雲端資料庫提供者會加密資料並提供其他安全措施;組織應對選項進行研究。
維護
若是採用虛擬機器映像檔,那就必須確保 IT 職員可以維護根本的基礎架構。
IBM Cloud 資料庫解決方案提供可擴充的受管理資料層
IBM Cloud 資料庫解決方案提供完整的受管理資料與分析服務產品組合 - 可滿足應用程式發人員、資料科學家及 IT 架構設計師的資料密集需求,以提供立即與長期利益的混合式開放程式碼型方法。
IBM 觀點:資料管理
針對龐大的行動使用者或遠端裝置網路,管理其中的參與和應用程式資料,這在可擴充性和可用性方面可能會是一場惡夢。
癥結點在於大多數資料庫必須在中央「主」資料庫中更新才行。這會造成效能瓶頸,而且如果主資料庫的連線無法使用,也會造成應用程式無法執行。
雲端資料庫(例如IBM Cloudant®)可讓您將資料庫存取推送到網路的最邊緣(例如行動裝置、遠端機能、感應器及支援網際網路功能的產品),因此您可以將規模擴大並讓應用程式在離線時繼續執行。
混合式資料庫建立分散式混合資料雲,以促進效能、觸角範圍、執行時間、行動性及成本節約:
- 小規模起跑,大規模擴充。
- 隨需應變彈性擴充。
- 叢集可以橫跨多個資訊中心。
- 自行管理雲端或讓提供者為您代管。
- 混合與比對雲端提供者以優化地理範圍、服務水準合約 (SLA)、計價及法規需求。
這是可因應資料管理需求成長而非基礎架構需求的混合雲途徑。組織可以為了成本、效能、安全及觸角範圍等因素持續優化資料層。他們可以拆解資料、分散資料,並移往靠近使用者的地方。
舉例來說,金融組織現在有了混合概念,方法是將資料庫當作所有不同資料來源的中央儲存庫,然後以 JSON 格式來提供金融資料。這些資料會以服務形式發佈至資料庫,然後抄寫到世界各個地理區域。
如果位於新加坡的客戶得花 4 秒鐘以上才能從新澤西州的資料庫擷取行動應用程式資料,該客戶就不太可能再使用該應用程式了。資料庫即服務可以立即抄寫並發佈,然後提供近乎即時的全球資料存取。
雲端資料庫可以使用全新的混合雲概念,來收集、提供、抄寫您的所有資料,然後將資料推送到邊緣。使用者不必再為了遞送資料庫要求而在世界各地部署相依的中介軟體。他們可以將應用程式直接連線至資料庫。
洽詢專家
請致電 +886 80 001 6888 按1(優先權代碼: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