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屬性

尋找管理網路屬性的指示。

您可以使用數個 Virtual I/O Server (VIOS) 指令(包括 chdevmkvdevcfglnagg),來變更裝置或網路屬性。本區段定義可以修改的屬性。

乙太網路屬性

您可以修改下列乙太網路屬性。
屬性 說明
最大傳輸單位 (mtu) 指定最大傳輸單位 (MTU)。此值可以是從 60 至 65535 的任何數字,但與媒體相關。
介面狀態 (state)
分離
從網路介面清單中移除介面。如果已分離最後一個介面,則會卸載網路介面驅動程式。若要變更已連接介面的介面路由,必須使用 chdev -dev Interface -attr state=detach 指令分離該介面,並再次新增。
關閉
將介面標記為非作用中,這樣可讓系統一直嘗試透過該介面傳輸訊息。不過,使用該介面的路由不會自動停用。(chdev -dev Interface -attr state=down)
開啟
將介面標記為作用中。當設定介面的第一個位址時,會自動使用此參數。還可以在 chdev -dev Interface -attr state=up 指令之後,使用它來啟用介面。
網路遮罩 (netmask) 指定將網路細分為子網路時所要保留的位址數。

mask 同時包括本端位址的網路部分及子網路部分,後者是從位址的主機欄位取得。可以使用標準網際網路帶點十進位表示法,將遮罩指定為以 0x 開頭的單一十六進位數。

在 32 位元位址中,遮罩包含值為 1 的位元(用於針對網路及子網路部分保留的位元位置),以及值為 0 的位元(用於指定主機的位元位置)。遮罩包含標準網路部分,且子網路區段接續在網路區段後面。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屬性

您可以修改下列「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屬性。
屬性 說明
PVID (pvid) 埠 VLAN ID (PVID)。指定要用於「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的 PVID。PVID 指定要用於已標記非 VLAN 封包的 VLAN ID。PVID 必須符合 pvid_adapter 屬性中指定的配接卡 PVID。
PVID 配接卡 (pvid_adapter) 指定要用於已標記非 VLAN 封包的預設虛擬配接卡。pvid_adapter 屬性的 PVID 必須指定為 PVID 屬性的值。
實體配接卡 (real_adapter) 指定與「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相關聯的實體配接卡。
執行緒 (thread) 啟動或取消啟動「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上的執行緒作業。啟動此選項,會針對 MTU 1500 串流的每筆交易多新增大約 16 - 20% 機器週期,並針對 MTU 9000 的每筆交易多新增大約 31 - 38% 機器週期。因為已針對每一個封包啟動執行緒,所以執行緒作業選項會以較少的工作量,對每筆交易新增更多的機器週期。工作量比率(例如,全雙工或要求/回應工作量)較高時,執行緒可以執行較長的時間,而不會等待或重新分派。

當虛擬「小型電腦序列介面 (SCSI)」與「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在同一 Virtual I/O Server 邏輯分割區上執行時,應該使用執行緒作業模式。執行緒作業模式會協助確定虛擬 SCSI 與「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可以適當地共用處理器資源。不過,執行緒作業會新增更多的指示路徑長度,這樣會使用其他處理器週期。如果 Virtual I/O Server 邏輯分割區只專用於執行共用乙太網路裝置(以及相關聯的虛擬乙太網路裝置),則應該將配接卡配置為停用執行緒作業。

您可以使用 mkvdev 指令的 -attr thread 選項,啟用或停用執行緒作業。若要啟用執行緒作業,請使用 -attr thread=1 選項。若要停用執行緒作業,請使用 -attr thread=0 選項。例如,下列指令會停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ent1 的執行緒作業:
mkvdev -sea ent1 -vadapter ent5 -default ent5 -defaultid 1 -attr thread=0
虛擬配接卡 (virt_adapter) 列出與「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相關聯的虛擬乙太網路配接卡。
TCP 分段卸載 (largesend) 啟用邏輯分割區到實體配接卡的 TCP 大型傳送功能(又稱為分段卸載)。必須啟用 TCP 大型傳送的實體配接卡,才能讓邏輯分割區到「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的分段卸載運作。同時,邏輯分割區必須能夠執行大型傳送作業。AIX® 上,可以使用 ifconfig 指令在邏輯分割區上啟用大型傳送。

您可以使用 chdev 指令的 -a largesend 選項,來啟用或停用 TCP 大型傳送。若要將它啟用,請使用 '-a largesend=1' 選項。若要將它停用,請使用 '-a largesend=0' 選項。

例如,下列指令會啟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ent1 的大型傳送
chdev -l ent1 -a largesend=1 

依預設,該設定已停用 (largesend=0)。

註: 在 VIOS 2.2.3.0 及更新版本上,預設會啟用大型傳送 (largesend=1)。若為 VIOS 2.2.3.0 及更新版本,透過「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裝置配置的網路介面會支援大型傳送作業。
TCP 大型接收卸載 (large_receive)

啟用實際配接卡上的 TCP 大型接收卸載功能。若已設定且實際配接卡支援此功能,則實際配接卡會先聚集接收的封包,再將它們傳遞至上層,從而產生更佳的效能。

只有在連接至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的所有分割區可以處理大於其 MTU 的封包時,才能啟用此參數。Linux 分割區則不相同。如果連接至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的所有邏輯分割區都是 AIX 系統,則可以啟用此參數。

巨大訊框 (jumbo_frames) 容許透過「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配置的介面將其 MTU 增加至 9000 個位元組(預設值是 1500)。如果基礎實體配接卡不支援巨大訊框,且 jumbo_frames 屬性設為 yes,則配置會失敗。基礎實體配接卡必須支援巨大訊框。如果將 jumbo_frames 設為 yes,「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會在其基礎實體配接卡上啟用巨大訊框。您不能在執行時期變更 jumbo_frames 的值。
GARP VLAN 登錄通訊協定 (GVRP) (gvrp) 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上啟用及停用 GVRP。
服務品質 (qos_mode)

容許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根據 IEEE 802.1Q (VLAN) 的「優先順序字碼點」,來設定資料流量的優先順序。

若已停用,則不會優先檢查 VLAN 資料流量,且會平等對待所有訊框。

嚴格模式中,高優先順序資料流量的傳送順序高於低優先順序資料流量。此模式會對較重要的資料流量提供更佳效能及更大頻寬。這可能會導致低優先順序資料流量長時間延遲。

鬆散模式中,每一個優先順序層次都有一個上限,以在針對每一個優先順序層次傳送一些位元組之後,下一個層次即會運作。這個方法確保最後會傳送所有封包。相較於嚴格模式,在這個模式中,高優先順序資料流量獲得較少的頻寬。鬆散模式中的上限會針對高優先順序流量傳送更多位元組,因此高優先順序資料流量獲得的頻寬比低優先順序資料流量多。

執行緒數 (nthreads) 指定執行緒作業模式下的執行緒數目,其中 thread 參數的值是 1。僅當啟用執行緒作業模式時,此值才適用。nthreads 屬性可以設為 1 - 128 之間的任何值,且預設值為 7。
佇列大小 (queue_size) 指定執行緒作業模式下「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執行緒的佇列大小,其中 thread 參數的值是 1。此屬性指出在每一個執行緒佇列中容納的封包數目。僅當啟用執行緒作業模式時,此值才適用。當您變更此值時,除非系統重新啟動,否則變更不會生效。
雜湊演算法 (hash_algo) 指定執行緒作業模式下用來指派與「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執行緒連線的雜湊演算法,其中 thread 參數的值為 1。當 hash_algo 參數設為 0 時,會執行來源與目的地「媒體存取控制 (MAC)」位址、IP 位址及埠號的新增作業。當 hash_algo 參數設為 1 時,會執行 murmur3 hash 函數,而非新增作業。murmur3 hash 函數較為緩慢,但是它能達到較好的配送效果。僅當啟用執行緒作業模式時,此值才適用。
虛擬伺服器網路 (VSN) (lldpsvc) 當您將屬性設為 yes 時,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上啟動 VSN 功能。可以在「硬體管理主控台 (HMC)」7.7.7.0 版或更新版本上啟用 VSN 功能。lldpsvc 屬性的預設值為 no。在您移除「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之前,此屬性必須設為 no。例如,下列指令會啟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ent1 的 VSN 功能:
chdev -dev ent1 -a lldpsvc=yes
帳戶 (accounting) 若已啟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會保存在每一個用戶端 LPAR 橋接處理的位元組及封包計數。使用 seastat 指令可查看那些統計資料。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失效接手屬性

您可以修改下列「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失效接手屬性。

屬性 說明
高可用性模式 (ha_mode) 判定裝置是否參與失效接手設定。預設值是 disabled。通常,失效接手設定中的「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是在 auto 模式下操作,並根據哪個配接卡具有最高優先順序(最低的數字值)來決定主要配接卡。共用乙太網路裝置可強制進入待命模式,在此模式中,只要可以偵測到有主要裝置在運作,它就會作為備份裝置。以下是高可用性模式屬性的可能值:
Disabled
此值為預設值。它指出「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不參與「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失效接手配置。僅當您不想要在系統上使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失效接手配置時,才必須使用此值。
限制: 如果先前已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失效接手配置中配置「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則不使用此值。
Auto
此值指出「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處於傳統失效接手配置。在此配置中,一個「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是主要配接卡,另一個「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是備份配接卡。根據幹線配接卡的優先順序值,將「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配置為主要或備份配接卡。
Standby
共用乙太網路裝置可以強制進入待命模式。處於此模式的裝置在可以偵測到功能主要配接卡期間用作備份裝置。
Sharing
此值指出「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正在參與載入共用。若要讓「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參與載入共用,必須符合載入共用準則。此外,在兩個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上,高可用性模式屬性必須設為共用模式。
控制通道 (ctl_chan) 在失效接手設定中設定「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需要的虛擬乙太網路裝置,以便它可以與其他配接卡進行通訊。此屬性沒有預設值,當 ha_mode 未設為 disabled 時需要該屬性。
註: 控制通道屬性是一個選用屬性,可搭配 Power Hypervisor 780 版或更新版本使用,以及搭配 VIOS 2.2.3.0 版或更新版本使用。
要連線測試的網際網路位址 (netaddr) 可以針對「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指定的選用屬性,已在失效接手設定中配置。指定此屬性時,共用乙太網路裝置將定期對 IP 位址進行連線測試,以驗證連線功能(除了檢查實體裝置的鏈結狀態之外)。如果它偵測到失去與指定連線測試主機的連線功能,將會起始失效接手,以備份「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當您使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搭配「主機乙太網路配接卡」(或「整合式虛擬乙太網路」)時,不支援此屬性。
配接卡重設 (adapter_reset) 若已啟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會在其實體配接卡變成非作用中時,將它停用並重新啟用。它可協助外部交換器將資料流量直接傳送至新的伺服器。依預設,已啟用此設定。
啟用反向 ARP 傳輸 (send_RARP) 若已啟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會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失效接手之後傳送反向 ARP。反向 ARP 是由新的主要「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傳送,以通知交換器遞送變更。依預設,已啟用此設定。
性能時間 (health_time_req) 設定時間,需要經歷此時間後才會將失效接手後的系統視為性能良好。 在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 移至「性能不良」狀態後, 性能時間屬性會指定一個整數,用於指示系統必須維持「性能良好」狀態的秒數,在此秒數後才容許系統返回到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 通訊協定。 預設值是 600 秒。
鏈結時間 (link_time_req) 設定時間,需要經歷此時間後才會將鏈結失效接手後的鏈結視為穩定鏈結。 在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 移至「性能不良」狀態後, 鏈結時間屬性會指定一個整數,用於指示必須經歷的秒數,在此秒數後鏈結才會在 SEA 狀態變更後視為穩定鏈結。 預設值是 60 秒。
失效回復延遲 (fb_delay) 設定時間,需要經歷此時間後,在發生失效接手事件之後,更高優先順序的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 才會開始失效回復處理程序以作為主要 SEA 來接管系統。 失效回復延遲屬性是可以在執行時期變更的動態屬性。新值會控管後續失效接手/失效回復事件中的時間延遲。預設值為 30 秒。
無自動失效回復 (noauto_failback) 已啟用此項時,在發生失效接手事件之後,更高優先順序的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 不會嘗試自動接管系統。而是維持作為備用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已停用無自動失效回復屬性時,更高優先順序的 SEA 會開始失效回復處理程序以作為主要 SEA 來接管系統。此屬性可以在執行時期期間變更。變更會影響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 在後續失效接手/失效回復事件中的行為。依預設,已停用此屬性。

INET 屬性

您可以修改下列 INET 屬性。
屬性 說明
主機名稱 (hostname) 指定您想要指派給現行機器的主機名稱。

指定主機名稱時,請使用 ASCII 字元,最好只使用英數字元。主機名稱中請不要使用句點 (.)。避免使用十六進位或十進位值作為第一個字元(例如,3Comm,其中 3C 可能會解譯為十六進位字元)。若要與舊版主機相容,請使用少於 32 個字元的不完整主機名稱。

如果主機使用網域名稱伺服器進行名稱解析,則主機名稱必須包含完整的網域名稱。

在階層式網域名稱系統中,名稱包含一連串不區分大小寫的子名稱,它們是以句點區隔,且無內嵌空白。DOMAIN 通訊協定指定本端網域名稱的長度必須少於 64 個字元,且主機名稱的長度必須少於 32 個字元。首先給定主機名稱。也可以選擇性地指定完整網域名稱;主機名稱後接一個句點、一連串以句點區隔的本端網域名稱,最後接著根網域。為主機指定的完整網域名稱(包括句點)長度必須少於 255 個字元,且使用下列格式:
host.subdomain.subdomain.rootdomain

在階層性網路中,某些主機被指定為名稱伺服器,可將名稱解析為其他主機的網際網路位址。此排列在非階層式名稱空間方面具有兩個優點:解析名稱時不會耗用網路上每一台主機的資源;系統管理人員不需要維護網路上每一台機器的名稱解析檔案。由單一名稱伺服器管理的這組名稱稱為授權區域

閘道 (gateway) 識別定址封包的閘道。gateway 參數可以由符號名稱或數字位址來指定。
路由 (route) 指定路由。route 屬性的格式為:route=destination, gateway, [metric]。
destination
識別要路由指向的主機或網路。Destination 參數可以由符號名稱或數字位址來指定。
gateway
識別定址封包的閘道。gateway 參數可以由符號名稱或數字位址來指定。
metric
設定遞送測量值。預設值是 0(零)。遞送測量值是由遞送通訊協定(routed 常駐程式)使用。測量值越高,路由受歡迎程度越低。測量值是以目的地網路或主機的其他中繼站來計數。

配接卡屬性

您可以修改下列配接卡屬性。根據您擁有的配接卡及驅動程式,屬性的行為可能會有所不同。
屬性 配接卡/驅動程式 說明
媒體速度 (media_speed)
  • 2-Port 10/100/1000 Base-TX PCI-X Adapter
  • 10/100/1000 Base-T Ethernet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媒體速度屬性指出配接卡嘗試運作的速度。可用的速度為 10 Mbps 半雙工、10 Mbps 全雙工、100 Mbps 半雙工、100 Mbps 全雙工及自動協調,預設值為自動協調。當配接卡應該在網路中使用自動協調來判定速度時,請選取自動協調。當網路將不支援自動協調時,請選取特定速度。

1000 MBps 半雙工及全雙工不是有效值。根據 IEEE 802.3z 規格,合金 (TX) 型配接卡的任何雙工十億位元速度必須自動協調。如果不需要這些速度,請選取自動協調。

媒體速度 (media_speed)
  • 2-Port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媒體速度屬性指出配接卡嘗試運作的速度。可用的速度是 1000 Mbps 全雙工及自動協調。預設值是自動協調。當配接卡應該在網路中使用自動協調來判定雙工時,請選取自動協調。當網路不支援自動協調時,請選取 1000 Mbps 全雙工。
媒體速度 (media_speed)
  • 10/100 Mbps Ethernet PCI Adapter Device Driver
媒體速度屬性指出配接卡嘗試運作的速度。可用的速度為 10 Mbps 半雙工、10 Mbps 全雙工、100 Mbps 半雙工、100 Mbps 全雙工及自動協調,預設值為自動協調。當配接卡應該在網路中使用自動協調來判定速度時,請選取自動協調。當網路將不支援自動協調時,請選取特定速度。

如果選取自動協調,則遠端鏈結裝置也必須設為自動協調,以確保鏈結正確地運作。

媒體速度 (media_speed)
  • 10/100/1000 Base-T Ethernet PCI adapt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 Adapter Device Driver
媒體速度屬性指出配接卡嘗試運作的速度。可用的速度為 10 Mbps 半雙工、10 Mbps 全雙工、100 Mbps 半雙工、100 Mbps 全雙工及自動協調,預設值為自動協調。當配接卡應該在網路中使用自動協調來判定速度時,請選取自動協調。當網路將不支援自動協調時,請選取特定速度。

針對以 1000 Mbit/s 執行的配接卡,必須選取自動協調設定。

註: 針對 Gigabit Ethernet-SX PCI Adapter,唯一可用的選擇是自動協調。
啟用替代乙太網路位址 (use_alt_addr)   將此屬性設為 yes,指出配接卡的位址(出現在網路上時)是「替代乙太網路位址」屬性所指定的位址。如果您指定 no 值,則會使用在配接卡上 ROM 中寫入的唯一配接卡位址。預設值是 no
替代乙太網路位址 (alt_addr)   當配接卡出現在 LAN 網路上時,容許變更它的唯一位址。輸入的值必須是 12 個十六進位數字的乙太網路位址,且不能與任何其他乙太網路配接卡的位址相同。無預設值。除非將「啟用替代乙太網路位址」屬性設為 yes 值(此時,必須填寫此欄位),否則此欄位無效。一般乙太網路位址是 0x02608C000001。您必須完整輸入 12 個十六進位數字,包括前導零。
啟用鏈結輪詢 (poll_link)
  • 10/100Mbps Ethernet PCI Adapter Device Driver
選取 no,會讓裝置驅動程式輪詢配接卡,以判定鏈結在指定時間間隔的狀態。時間間隔值是在輪詢鏈結時間間隔欄位中指定。如果您選取 no,裝置驅動程式不會輪詢配接卡來取得其鏈結狀態。預設值是 no
輪詢鏈結時間間隔 (poll_link_time)
  • 10/100Mbps Ethernet PCI Adapter Device Driver
裝置驅動程式容許輪詢配接卡以取得其鏈結狀態的時間量(毫秒)。將啟用鏈結輪詢選項設為 yes 時,需要此值。可以指定 100 至 1000 之間的值。增量值是 10。預設值是 500。
流程控制 (flow_ctrl)
  • 10/100/1000 Base-T Ethernet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 2-Port 10/100/1000 Base-TX PCI-X Adapter
  • 2-Port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 Adapter Device Driver
此屬性指定配接卡是否應該啟用傳輸及接收流程控制。預設值是 no
傳輸巨大訊框 (jumbo_frames)
  • 10/100/1000 Base-T Ethernet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 2-Port 10/100/1000 Base-TX PCI-X Adapter
  • 2-Port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 Adapter Device Driver
將此屬性設為 yes,指出在此配接卡上傳輸的訊框長度最多是 9018 個位元組。如果您指定 no,則傳輸的訊框大小上限是 1518 個位元組。在此配接卡上恆可以接收的訊框長度最多是 9018 個位元組。
總和檢查卸載 (chksum_offload)
  • 10/100/1000 Base-T Ethernet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 2-Port 10/100/1000 Base-TX PCI-X Adapter
  • 2-Port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 Adapter Device Driver
  • 虛擬乙太網路配接卡
將此屬性設為 yes,指出配接卡會計算已傳輸及已接收的 TCP 訊框數的總和檢查。如果您指定 no,則將由適當的軟體計算總和檢查。

當虛擬乙太網路配接卡已啟用總和檢查卸載時,配接卡會將它通告至 Hypervisor。Hypervisor 會追蹤已啟用總和檢查卸載的虛擬乙太網路配接卡,並據此管理分割區間的通訊。

透過「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遞送網路封包時,可能會存在鏈結錯誤。在此環境中,封包必須遍訪具有總和檢查的實體鏈結。通訊是以下列方式運作:
  • 從實體鏈結接收封包時,實體配接卡會驗證總和檢查。如果封包的目的地是已啟用總和檢查卸載的虛擬乙太網路配接卡,則接收端無需執行總和檢查驗證。在總和檢查驗證之後,未啟用總和檢查卸載的接收端將會接受封包。
  • 從已啟用總和檢查卸載的虛擬乙太網路配接卡發送封包時,它將傳輸至不具有總和檢查的實體配接卡。在傳送出封包之前,實體配接卡將產生總和檢查。從已停用總和檢查卸載的虛擬乙太網路配接卡發送封包時,會在來源產生總和檢查。

若要啟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的總和檢查卸載,所有組成裝置也必須啟用該項目。如果基礎裝置不具有相同的總和檢查卸載設定,則共用乙太網路裝置將會失敗。

啟用硬體傳輸 TCP 重新分段 (large_send)
  • 10/100/1000 Base-T Ethernet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Device Driver
  • 2-Port 10/100/1000 Base-TX PCI-X Adapter
  • 2-Port Gigabit Ethernet-SX PCI-X Adapter
  • Gigabit Ethernet-SX PCI Adapter Device Driver
此屬性指定配接卡是否針對 TCP 區段執行傳輸 TCP 重新分段。預設值是 no

鏈結聚集(乙太網通道)裝置屬性

您可以修改下列「鏈結聚集」或「乙太網通道」 屬性。
屬性 說明
鏈結聚集」配接卡 (adapter_names) 目前組成「鏈結聚集」裝置的配接卡。如果您要修改這些配接卡,請修改此屬性,並選取應該隸屬於「鏈結聚集」裝置的所有配接卡。當您使用此屬性來選取應該隸屬於「鏈結聚集」裝置的所有配接卡時,其介面不得配置 IP 位址。
模式 (mode) 所配置的通道類型。在標準模式下,通道會根據演算法(此計算使用的值是由「雜湊模式」屬性決定),將封包傳送至配接卡。在 round_robin 模式下,在重複迴圈之前,通道會為每一個配接卡提供一個封包。預設模式是標準。

使用 802.3ad 模式,「鏈結聚集控制通訊協定 (LACP)」會使用已啟用 LACP 的交換器,在「鏈結聚集」裝置中協議配接卡。

如果「雜湊模式」屬性設為預設值以外的其他任何值,必須將此屬性設為標準或 802.3ad。否則,「鏈結聚集」裝置的配置將會失敗。

雜湊模式 (hash_mode) 如果是在標準或 IEEE 802.3ad 模式下操作,則雜湊模式屬性會判定如何為每一個封包選擇送出的配接卡。以下是不同的模式:
  • default:使用目的地 IP 位址來判定送出的配接卡。
  • src_port:將來源 TCP 或 UDP 埠用於該連線。
  • dst_port:將目的地 TCP 或 UDP 埠用於該連線。
  • src_dst_port:同時將來源及目的地 TCP 或 UDP 埠用於該連線,以判定送出的配接卡。

您不能使用循環式模式搭配預設值以外的任何雜湊模式值。如果您嘗試此組合,則「鏈結聚集」裝置配置將會失敗。

如果封包不是 TCP 或 UDP,它就會使用預設雜湊模式(目的地 IP 位址)。

將 TCP 或 UDP 埠用於雜湊,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鏈結聚集」裝置中的配接卡,這是因為可以透過不同的配接卡來傳送與相同目的地 IP 位址的連線(同時仍保留封包的順序),從而增加「鏈結聚集」裝置的頻寬。

要連線測試的網際網路位址 (netaddr) 此欄位是選用的。「鏈結聚集」裝置應該連線測試以驗證該網路是否已開啟的 IP 位址。只有在備份配接卡存在,且「鏈結聚集」裝置中有一個以上配接卡時才有效。如果先前已定義有效的位址,則將忽略位址零(或者所有零),並停用連線測試封包的傳送。預設值是保留此欄位為空白。
重試逾時 (retry_time) 此欄位是選用的。它會控制「鏈結聚集」裝置送出連線測試封包以輪詢現行配接卡鏈結狀態的頻率。只有在「鏈結聚集」裝置具有一個以上配接卡、已定義備份配接卡,以及要連線測試的網際網路位址欄位包含非零位址時才有效。指定逾時值(以秒為單位)。有效值的範圍是 1 至 100 秒。預設值是 1 秒。
重試數 (num_retries) 此欄位是選用的。它會指定「鏈結聚集」裝置切換配接卡之前,遺失的連線測試封包數。只有在「鏈結聚集」裝置具有一個以上配接卡、已定義備份配接卡,以及要連線測試的網際網路位址欄位包含非零位址時才有效。有效值的範圍是 2 至 100 次重試。預設值是 3。
啟用十億位元乙太網路巨大訊框 (use_jumbo_frame) 此欄位是選用的。若要使用此屬性,所有基礎配接卡及交換器都必須支援巨大訊框。這只適用於「標準乙太網路 (en)」介面,而不適用於 IEEE 802.3 (et) 介面。
啟用替代位址 (use_alt_addr) 此欄位是選用的。如果您將此欄位設為 yes,可以指定希望「鏈結聚集」裝置使用的 MAC 位址。如果將此選項設為否,則「鏈結聚集」裝置會使用第一個配接卡的 MAN 位址。
替代位址 (alt_addr) 如果啟用替代位址設為 yes,請指定您想要使用的 MAC 位址。您指定的位址必須以 0x 開頭,並且是 12 位數字的十六進位位址。

VLAN 屬性

您可以修改下列 VLAN 屬性。
屬性
VLAN 標籤 ID (vlan_tag_id) 與 VLAN 驅動程式相關聯的唯一 ID。您可以指定 1 至 4094。
基本配接卡 (base_adapter) VLAN 裝置驅動程式連接的網路配接卡。

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 QoS 屬性

您可以修改下列 qos_mode 屬性。
停用模式
這是預設模式。不會針對優先順序欄位檢查 VLAN 資料流量。例如,
chdev -dev <sea device name> -attr qos_mode=disabled
嚴格模式
重要資料流量會跨越次要資料流量。此模式會針對重要資料流量提供更佳效能及更大頻寬;不過,它對次要資料流量會導致長時間的延遲。例如,
chdev -dev <sea device name> -attr qos_mode=strict
鬆散模式
每一個優先順序層次上都有一個上限,以便在針對每一個優先順序層次傳送一些位元組之後,下一個層次即會運作。這個方法可以確保最後會傳送所有封包。與嚴格模式相比,在這個模式中,重要資料流量會獲得較小的頻寬;不過,鬆散模式中的上限會針對重要資料流量傳送更多位元組,因此重要資料流量獲得的頻寬仍比次要資料流量獲得的頻寬大。例如,
chdev -dev <sea device name> -attr qos_mode=loose

用戶端專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統計資料

若要收集某個用戶端層次的網路統計資料,可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上啟用進階帳戶,以提供其網路資料流量的相關資訊。若要啟用用戶端統計資料,請將「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帳戶屬性設為已啟用(預設值是已停用)。啟用進階帳戶時,「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會追蹤它從 LPAR 用戶端接收的所有封包的硬體 (MAC) 位址,並單獨增加每一個用戶端的封包及位元組計數。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上啟用進階帳戶之後,您可以執行 seastat 指令,來產生報告以檢視每個用戶端的統計資料。指令必須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上執行,它會主動橋接處理資料流量。
註: 您必須先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上啟用進階帳戶,然後才可能使用 seastat 指令來列印任何統計資料。
若要在「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上啟用進階帳戶,請輸入下列指令:
chdev -dev <sea device name> -attr accounting=enabled
下列指令會顯示每個用戶端的「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統計資料。選用的 -n 旗標會停用 IP 位址名稱解析。
seastat -d <sea device name> [-n] 
下列指令會清除所有已收集的每個用戶端「共用乙太網路配接卡」統計資料:
seastat -d <sea device name> -c



前次更新:2017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