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是指对空气、水、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状况和环境特征进行观测和评估。
环境监测可帮助组织收集关键数据,用于保护公众健康、维护脆弱的生态系统、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并提高运营效率。环境监测的优点包括:
环境监测措施可以检测到空气污染、饮用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以及其他可能威胁人类健康和干扰生产运营的污染物。
例如,生产设施可能会使用空气质量传感器来跟踪和管理颗粒物的水平。如果颗粒物的水平超过某个阈值,它们可能会伤害工人并导致罚款和停工。
对地震活动、天气状况、水位和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有助于对地震、洪水和飓风等自然灾害提供早期预警。
此类数据还可帮助企业管控长期风险。例如, 气候 变化可能影响航运路线与农作物产量,进而扰乱供应链。通过主动监测天气变化,企业可提前调整策略而非被动应对。
多个行业须遵循强制性环境监测计划,确保其产品与流程不危害公共健康。例如,美国《清洁水法》制定了企业向特定水域排放废物时必须遵守的规范。
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帮助组织在问题出现之前主动跟踪其影响,确保组织遵守相关法规。如果接受审计或调查,环境监测的测量值还可以用于验证组织的合规性。
总而言之,通过环境监测收集的所有数据可帮助各组织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更好地管理它们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长期健康状况。组织可以避免中断、减少责任并积极应对风险。
企业使用不同的环境监测手段用于评估环境各要素。常见的环境监测类型包括:
空气监测旨在测量大气中的污染物,如臭氧、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这些污染物会导致人类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问题。它们还会导致酸雨,从而损害湖泊和森林等敏感的生态系统。
各组织通常通过使用传感器采集空气样本来监测空气质量。然后对样本进行分析,以确定空气污染物是否存在及其浓度,以及温度和湿度等其他因素。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模型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用于生成地理空间数据的关联可视化内容,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跟踪特定区域的空气质量水平和污染浓度。
水监测可分析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确保供人类和水生生态系统使用的水资源的安全。
常见水质威胁包括重金属、杀虫剂、硝酸盐、工业化学品及大肠杆菌污染。
微生物分析和电导率测试通常是水监测的核心部分。微生物分析可检测供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例如病毒、细菌和真菌。电导率测试可评估水的电导率,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工业废物、污水或农业径流等污染物。
土壤监测有助于识别危害植物生长、生物多样性、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其他方面的威胁。研究人员观察并分析土壤质地、颜色、营养物质水平、微生物活动和根系健康状况等因素,了解土壤质量。
侵蚀监测指追踪风、水等外力导致的土壤流失情况。侵蚀会带走植物生长必需的养分与有机质,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研究人员通过视觉评估、土壤样本、地被植物测量以及可检测海拔和湿度变化的红外或超声波传感器来监测土壤侵蚀情况。
水和土壤中过量的盐会损害生态系统的健康,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并危害动物。
为了跟踪水的盐度,研究人员可能会直接取样、测试电导率或测量热辐射,这些都会受到盐度水平的影响。
为监测土壤盐度,研究者常用卫星与航拍等遥感工具识别土壤反射光的光谱特征。因盐度改变土壤反光特性,不同光谱波长可以辅助测算盐度值。
同样,盐结壳和植被也有助于确定土壤盐度。如果土壤中存在可溶性盐,它们蒸发后会留下白色沉积物或硬壳。植被生长发育不良、变色或叶子大小或形状发生变化也表明土壤盐度较高。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命形式,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监测通常涉及观察物种种群的方法,包括迁移跟踪、入侵物种识别、实地调查、DNA 采样和声学监测,声学监测可根据物种发出的特征性声音来检测物种。
铅等重金属、杀虫剂等有机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会威胁土壤、空气和水质。污染监测依靠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来识别、跟踪和测量这些有害元素。
质谱法测量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常用于分子层面的污染监测。它可以从空气、土壤和水样本中检测万亿分之几的痕量污染物。
环境监测流程通常包含四个阶段:
环境监测的第一步是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该定义通常包括要开展的活动、要跟踪的环境参数以及要监测的地理区域。
例如,环境监测系统可能重点关注制造设施周围的空气和水中是否存在某些污染物,旨在确保污染物不会达到危险水平。
接下来,负责环境监测的研究人员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系统性地收集与既定目标相关的环境条件信息。利益相关者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包括现场直接采样和遥感。
例如,要从生产设施收集空气质量数据,组织可以在周边区域安装一系列传感器,持续对空气质量进行分析。
接着,利益相关者分析他们收集的数据集,以揭示生态系统健康和环境条件的关系、模式和趋势。使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从调查结果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例如,研究人员可能会使用统计软件来绘制生产设施周围区域的空气质量趋势图。然后,这些图表可以指明该设施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